近日,江北区开展了一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研学之旅,组织青少年走进宁波市生态馆,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行走中触摸生态变迁、在劳作中寻找答案,让“两山”理念以鲜活具象的方式走进青少年心中。
当天上午,研学队伍抵达市生态馆,首站走进“生态变迁展厅”。展厅的动态沙盘格外引人注目——灯光流转间,清晰还原了当地从“靠山吃山”的资源开发模式,到过度索取导致植被退化、溪流浑浊的生态困境,再到通过植绿护水、科学生态修复实现“水清岸绿、绿意盎然”的全过程。“这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保护的故事。”有小朋友指着墙上的对比图,不禁发出惊叹。此时,居民议事员适时补充道:“这就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过程,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后,青少年们走进“植物多样性实验室”,一场沉浸式种植课就此展开。生态馆技术员手把手教学:从辨认向日葵、冬青等不同种子的特征,到按比例调配营养土,再到规范移栽幼苗,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
孩子们分组协作,有人小心翼翼地将多肉植物移入花盆,有人认真记录向日葵种子的种植深度,额头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影响手中的动作。“这株冬青苗要多久能长成大树?它能净化多少空气呀?”10岁的小琪一边给刚栽好的幼苗浇水,一边追着工作人员提问。“每棵树都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长大后不仅能美化环境、带来清凉,还能持续吸收二氧化碳,这就是生态蕴藏着的‘金价值’。”工作人员的回答,让孩子们对“两山”理念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在研学途中,一场精心组织的“辩论会”随之开启。围绕“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哪个更重要”这一话题,青少年们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孩子坚定地认为:“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赚再多钱也没办法呼吸干净空气、喝上放心水!”也有孩子提出不同观点:“只有合理地发展经济,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不是对立的,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未来的发展潜力,改善生态就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生态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要让孩子们“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此次研学既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了生态魅力,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得可感可知。
下一步,江北区科协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引导更多青少年成为生态保护的小卫士,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