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7日,2024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在宁波召开。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袁晓初等专家领导,来自各省(区、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水产学会的有关负责人,有关科研院所、水产高校、渔业企业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和学生代表1100余人参会。中国水产学会、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副站长张锋主持大会开幕式。
包振民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渔业科技社团,服务会员和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是推动学会业务能力和综合实力提升的不竭动力。中国水产学会将与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一道,聚焦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砥砺奋进、并肩前行,为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袁晓初出席大会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渔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116万吨,连续35年位居世界首位,不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食物需求、改善了营养和膳食结构,而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渔民就业增收、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上公布了具有前沿性、引领性、创新性、战略性的12个2024年渔业重大科技问题难题,15项渔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2024年度优秀科技成果,评选出10篇2024年度中国水产学会优秀科技论文、10篇青年学术年会优秀报告,并向《水产学报》第十二届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刘少军颁发聘书。
主旨报告环节,桂建芳院士、薛长湖院士、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张显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高泽霞教授分别以“水产育种生物技术创新与未来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发展趋势与科技创新”“‘大食物观’下的中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鱼类肌间刺发育机制及无肌间刺淡水主养鱼培育”为题作主旨报告。
大会还邀请10位专家学者针对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点、热点、难点和前沿科学问题作大会主题报告。
会议同期还开设了“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渔业资源养护与可持续捕捞”“数智渔业”“水产病害防治与质量安全”“研究生专场报告”等6个分会场,172位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和企业代表围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水产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病害防治与水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捕捞、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水域生态修复、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等十大领域进行了专题交流。此次学术会议共展示学术墙报110篇,收录电子论文摘要297篇。
中国水产学会范蠡学术大会,不仅是渔业科技的年度盛事,也已经成为农业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术活动之一。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指导,中国水产学会主办,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大学、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水产学会、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市海洋与水产学会联合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