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追梦人】⑤吴双峰: 潜心修炼“内功”锻造硬核“装备” 展现央企担当
发表日期2023-12-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吴双峰,男,研究员,现任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总经理,是中国机械总院创新领军人才、宁波市特优人才,兼任第四届中央企业青联委员、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基础制造分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精密加工工艺、专用机床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机联网云服务系统、智能制造设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承担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北京市科委、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等项目近30项;获发明专利33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3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及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专利一等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机械总院集团杰出科技专家、中央企业五四奖章、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科技新星、宁波市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

一、主持攻关多套高档数控机床装备,广泛服务国防军工、汽车模具等行业,有力缓解关键领域高端装备“卡脖子”风险。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我国高端制造业和重大战略需求高档数控机床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风险的现状,主持开发五轴联动卧式加工中心、精密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大平面超精密加工装备等多套高端数控机床装备。开发的大扭矩五轴联动卧式加工中心,主要用于复杂箱体类零件加工,有力缓解了该类设备的“卡脖子”风险;开发的大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实现了大型圆棒类零件的高精度加工,加工长度达2.5m以上。相关设备均在国防军工、汽车模具、航空航天、机床装备等领域得到应用验证,助力行业企业高端加工装备自主可控。针对某企业大型五轴卧式加工中心被国外禁售的难题,吴双峰带领团队克服新冠状疫情影响,加班加点攻关设备研制任务,从研发到交付仅仅用了4个月,部分产品指标可以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缓解了国外在关键领域的设备垄断。

二、主持开发高端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服务高端机床装备行业,助力工业母机关键技术自立自强。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针对高端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依赖进口、高档次核心功能部件受限的现状,研究主轴、丝杠、导轨、转台等材料、精密加工工艺、关键加工装备等共性制造技术,开发平面类零件超精密抛光工艺、柱面零件精密磨削工艺等高精度加工工艺,为功能部件制造提供工艺保障。针对承担的工信部精密立磨转台研制任务指标要求高、任务时间紧的难题,吴双峰带领项目团队开展项目攻关,项目团队长期驻扎合作单位,随时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成功解决气体静压转台承载能力差的难题,研制的400mm直径超精密气体静压回转工作台,承载能力高于700kg,回转精度优于0.5μm,并在精密立式磨床上实现应用验证,磨削内圆圆度达到国际同等磨床水平,助推国产机床装备提质增效。


三、研究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服务铸造、模具、汽车、纺织等行业,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助推企业绿色制造。

面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需求,承担多项纵向、横向项目,开发智能机联网云服务系统、筒子纱自动化染色智能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平台,在行业生产方面提高生产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助力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奖项,入选国家首批46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国制造2025》2017年度重大标志性工程及2018年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展,在30多家企业示范应用,经济效益超20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吴双峰团队受象山县政府委托成功开发智能机联网云服务系统,服务当地模具加工企业。面对项目起始阶段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不信任难题,项目团队一方面优化系统性能,实现系统稳定运行,可以实现机床数据100%接入系统;另一方面项目团队走访当地企业,了解具体需求,解决疑惑和困难,目前已与16家企业建立合作,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且追踪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