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百里挑一?陈剑平院士8000字长信谈做人
发布日期: 2023-02-08 访问次数: 字号:[ ]

      陈剑平院士又写长信了!这一次,是给宁波中学生回信。

     新年伊始,宁波市科协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给甬籍院士写信。鄞州中学、鄞州高级中学的同学们分别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陈剑平写了一封信,向院士学长表达了“少年的困惑”:理想如何践行,如何实现?陈院士给学弟学妹们回了一封8000字的长信,透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成长故事,还配上了珍贵的照片。

    “‘人’字有各种写法,而一撇一捺则是恒定不变的,一捺是做人,把人做好了,做事的一撇才能支起来立起来。”他说。

      关于“理想如何实现”之问,陈剑平院士有哪三点感悟?有关做人做事,他又有哪三条标准?一起来读——



给鄞州中学、鄞州高级中学同学的回信

——理想如何去践行、去实现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你们的来信收到。

因为近期新冠疫情大流行,有许多人都阳了,你们身体都还好吧,学习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吧?在这个不易的日子里,你们本着崇拜科学家,崇尚科学精神,花了很大的心思和努力,恭恭敬敬给我写来热情洋溢的亲笔书信,我看后十分感动,谢谢你们!

你们生长在一个幸福的时代,读你们的来信,使我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由于我春节前还有不少工作需求完成,我就给你们一起回一封信吧,回顾一下我的成长经历,谈谈做人做事的感悟,看看是否能给你们有一点帮助。

 

一、我的成长经历

1、一位木匠师傅的鼓励 我出生在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南村,8岁进东吴小学读书。那时候小学生以玩为主,上天爬树掏鸟窝,下水游泳捉鱼虾。小时候我的第一个人生目标是做一个木匠,对木匠这个职业直到现在还怀有很深的情结。前些年指导天童老街改造,还建议修建一个木作研修场所,让大家体念做木工的乐趣,培养工匠精神。小时候我想做木匠是因为当时经济条件不好,放学的时候肚子总是饿,每每看到做木匠人家,木匠师傅不仅能吃饱三顿饭,而且还有点心吃,很是羡慕,就想自己长大后也做木匠,并常跃跃欲试。做木匠需要基本的工具斧头、锯子等,可哪有钱去买?于是就去捡破烂,记得小学四五年级那段时间我每天放学后都去捡塑料纸、废铜烂铁、碎布条等,卖给废品收购站好不容易凑足了 20 多元钱,买了最便宜的斧头等工具,并做出了第一把椅子。这把椅子全部是用榫头嵌合的,没用一颗钉子。30多年过去了,这把椅子仍保留着,还很结实。记得那时的一位木匠师傅把我当成一个榜样来要求教育他的徒弟,说徒弟学了几年都没有我自学做得好。木匠师傅的这种鼓励使我越做越有劲。从中也让我懂得,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人人都需要鼓励。鼓励能有效诱导人往这条路走下去。今天,我把这个亲历的感受告诉大家,意在老师对同学要多多鼓励和引导,少作批评,做出成绩要不吝表扬,激励同学满腔热情,精神饱满投入学习,直至取得一个个好成绩。

2、考取浙江农业大学 做木匠的旨趣延续到高一。那年,村里有一位同学考上了大学,大家觉得他很了不起,甚至都不再叫他的名字了,直呼他为大学生。有一个在社队企业跑外勤的邻居大伯,见多识广,对我说:“人家都考上大学了,你还做木匠,有本事你也去考大学”。他的话深深刺激了我的神经,我本来就很羡慕那个考上大学的人,被大伯这么一刺激我也萌生了考大学的想法,而且想考上海复旦大学。从此,我中止了木匠的活,全身心投入了学习。可因我往日没好好读书,基础差,第一次高考差三分落了榜。于是用功复习,第二年终于考取了,但考分只高出大学录取线十几分,进不了复旦大学。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我填报了浙江农业大学。可是,文革初期有一部电影叫《决裂》,电影中农业大学更名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讥讽教授讲授马尾巴功能的无聊,说马尾巴能有什么功能,无非是赶赶苍蝇。由此乡亲们认为农业科学没啥好学的,更何况人家考大学是想要跳出农门,我考大学倒要跳进农门。有人问我填的是什么专业,我说是植物保护。人家取笑说植物保护就是植保嘛,植保就是当植保员嘛,植保员就是背个喷雾器在田里打打药的,这有什么大学好上的。因此当时我心里很纳闷,家庭成员也有争论,父亲说别去了,还不如去当工人,当木匠;母亲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主张去,说好歹是个大学生。我舅舅在萧山工作,他说带我去杭州看看再作决定。到了浙江农业大学,我被幽雅的环境和不曾见过的校园规模吸引了,便下决心要到那里读书,实现了我上大学的愿望。

3、难以忘怀的中学 4 位老师 中学阶段 的4 位老师,至今记忆犹新。

第一位是我英语课严老师,他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据说,他本可做外交官,但因为“文革”的原因,才回到家乡中学教英语。他的英语水平很高,对学生要求也很高,要学生背出每篇英语课文并默写出来;且对我格外严格,激发我学习英语的兴趣,成绩不断长进。虚荣心、荣誉感发展到每天都期待英语考试,好把 95 分以上的试卷被严老师贴在墙上展示。这英语,为我日后考大学、出国留学带来了很大裨益。严老师怎不让我感恩不已!可是严老师已于2022年1月22日因病去世,我十分怀念他。第二位是教授物理的董人国老师。董老师父亲在台湾,他受牵连,被压抑,可他的性格很幽默开朗,老说自己本应上清华大学,只因为父亲在台湾而进了“金华大学”(校址在金华的浙江师范学院)。董老师不仅专业知识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课余时间组装电视机。当时的电视机是稀罕物,我们对他倍感敬佩。当年学校老师中有自行车的不多,我们老向他借用自行车,他都欣然答应。而用后常出现轮胎戳破,链条断裂,他会“亲切”地骂我们小赤佬,过上几天再向他借,照准得手。还有一点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他为人正直,是非分明。有一次学校羽毛球队的球网破了,不知道谁说是我弄破的,体育老师把我叫去训了一顿,我觉得很委屈,董老师知道后就和体育老师较劲了,说他没有真凭实据就这么批评人教训人。这让我多么感动啊!他的这些举动对我个性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看到别人被欺负受委屈,也爱打抱不平,愿站在弱者一边;工作上也喜欢创新,不甘心因循守旧。还有就是执教生物学的周小平老师,她对我学生命科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上的课能联系实际把农田里庄稼的生长发育现象和过程拿到课堂上讲,而且讲得有滋有味,使我对生命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年高考生物学居然得了满分。我当时对生物学的感受与钱志同学来信中提到的差不多。也许大家会想我的英语考得很好,生物学又是满分,怎么成绩才高出录取线十几分,原因出在我科目成绩不均衡,满分 120分的数学我只考出 42 分。这缘于我对数学老师没好感,进而导致对数学课缺乏兴趣,不下功夫;也粗心大意,漏做试题。考完数学,我的心情很差,当晚睡不着觉,央求班主任冯骎老师给安眠药吃,吃进了两颗,果然睡着,没有影响后面科目的考试。到填志愿的时候冯老师才告诉我他给我吃的是维生素 C;且对我说,既然你对生命科学有兴趣就填浙江农业大学吧!所以冯老师也是我永志不忘的中学老师之一。

4、谨记“学以致用” 来到了浙江农业大学后因为我的英语成绩好,才使我能和77届刚毕业留校的老师一起听英语课,授课的是外籍老师O’Connor夫妇。我和这两位老师关系很好,他们教我学英语,教我怎么学做英国的绅士;我教他们做中国菜。毕业前我到萧山城北乡生产实习,在那里真正接触到农业生产实际,得以亲身感受植物病虫害的严重性和植保工作的重要性。毕业后学校认为我做过学生会主席,文字、口头表达能力都较强,想把我留校做党办秘书工作,当时我觉得留校是挺好的。临近毕业时学校发了一本“大学时代”笔记本,好让大家相互之间写临别赠言。昆虫学教授唐觉先生是我国蚂蚁研究的权威,我很崇拜他,我拿本子请他题词。他给我写下了:“陈剑平同学,学以致用,愿共勉之”;同时他还对我讲起“学以致用”这四个字是当年他的导师蔡邦华先生在他毕业时赠与他的,受益一辈子,今转赠给我,是出于对我的厚爱。唐先生还认为我这个人是适合搞专业的。这一来我心里就开始纠结了,我想留校,但留校搞专业因本科学历又不够格。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搞专业,由老师推荐我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实验室。因为农业科学院地处市郊,工作也较辛苦,有些人不愿意过来,是唐先生的“学以致用”,成了我去省农业科学院工作的动力和目标。

5、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作 我到省农业科学院之时,正值病毒学实验室组建,还没有研究项目。我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做病毒学实验室大楼建筑项目的监理。期间我表现良好,得到领导赏识,不久就把我安排到阮义理老师课题组,参与了第一个农业部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是阮老师把我领入了植物病毒的科学殿堂。大学里植保虽然不另细分专业,但我偏爱昆虫学,植物病毒学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图书馆、新华书店也不见此类书籍,于是我给已经回英国的O’Connor先生写信向他说明情况,恳请代购。他很快从剑桥大学的书店买了一本《应用植物病毒学》给我寄了过来。当年,上班时间必须干活,自学扩充知识一般都安排晚上和假日进行。杭州的冬天很冷,即便穿上军大衣还嫌欠暖,可我每天晚上坚持学习到十一二时,回到寝室同事们都睡了,我连脸也不洗就钻进被窝。我当时没有手表,睡觉前总是喝一大杯开水,喝了开水多要起夜上厕所,上罢厕所就又去办公室看书,这杯白开水也就成了我连续夜学的闹钟。我就是通过向请教阮老师和看这本书,才获得植物病毒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这本书被我翻烂了,以致把它翻译成厚厚的一叠中文书稿。我从中系统学习了植物为什么会发病,如何发病以及怎样防治等等的知识。

6、研究工作初战告捷 以学习为先行,以调查实验为基础,积累材料,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形成一些新的见解,给出一些新成果,撰写发表多篇文章,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英国洛桑试验站的M.J.Adams博士邀请我去那里学习,但因不全符合当时院里对出国的某些规定,而未成行。1989年10月16日,Adams博士专程来到杭州,亲自向院领导提出让我去该站进修学习的要求,所幸得到了院领导的破例同意。于1989年11月30日我跨出国门前往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先进的农业研究机构英国洛桑试验站进修学习。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奋发努力,夜以继日地做实验,仅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原定一年时间的研究任务,留下的9个月我决定进行禾谷多黏菌介体内大麦和性花叶病毒的定位研究。这是个让全球植物病毒学家望而生畏深感头疼的课题。在之前的30年时间里,包括 Adams 教授在内的美、加、澳、日、英、德、意、比、荷9个国家14个实验室的科学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研究,试图从菌体内找到病毒粒子,揭示禾谷多黏菌介体与病毒之间的内在关系,但始终未能获得真正突破。起初 Adams 教授不主张我搞这项研究,认为这个研究难度实在太大。我表示出不出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可以学到最前端的知识。我又很幸运地得到了他的同意,还获得了他本人多年研究所积累的资料和实验数据。我的实验进行到第14天就捕捉拍摄到了有关禾谷多黏菌体内疑似病毒粒子的图像。这是在前人30多年的基础上所得的重要结果。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拿着这些电子显微镜照片兴冲冲地报告导师。可Adams教授似乎不在意,很淡定地对我说:“谁也没有见过禾谷多黏菌介体内病毒的模样,如果你认为它们就是病毒,那你得去验证。”这句话貌似无情却有意。我受此启发,接连制备了1万多张禾谷多黏菌超薄切片,每张超薄切片的厚度是50纳米,一张一张地观察,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数据,不仅发现了禾谷多黏菌里的病毒,而且还系统研究了禾谷多黏菌超微结构。这项成果受到了国外同行的广泛认可,199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在29岁的时候也破格晋升为研究员。这就是我所说的初战告捷,有成就感;十分艰辛,富有挑战;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科技创新,矢志不渝。

7、选择回国工作 1992年12月,我赴苏格兰作物研究所深造,随后在Dundee 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我的博士毕业照没戴博士帽,我当时想,博士毕业是学历上的追求,好比是一个人拿到了驾照,但能不能开好车,还要接着努力;科研工作者有了博士学位可以促进实践终身理想,但能不能实现这个理想,还需要一路奋进。我不戴博士帽,意在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时就提醒自己要谨慎,要不断努力奋进。在九十年代,国内国外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差别很大,在英国一年的工资相当于在国内一辈子的收入,很多出国去的人都没有回来,好多人也认为我会选择留在英国。所以当我回来时,《浙江科技报》以头版头条刊载《陈剑平回来了》的新闻稿,嗣后还受到省委书记的接见鼓励,得到组织的信任和培养,1996年开始任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2002年至2017年为院长,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8、从“I”形向“T”形的转变 于我个人而言,首先就是要写好“I”(我),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做出成绩,作出贡献,并且把“I”不断加粗,以便这个竖能承担重重的一横而演变成“T”。这个“T”就是 Team(团队),也是T型舞台,能够聚集、培养和使用更多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聚焦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科研活动,让他们成为“模特”站在自己的横上超越自己,展示风采,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践行“学以致用”这个初衷,进一步把精力聚焦在植物病毒学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上,2017年我向省委提出了辞去院长职务的愿望,并得到了领导的理解、尊重和批准。于是,5年前我全职调到宁波大学成为一名教师,组建了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在各级领导支持下,进而与省农业科学院共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和原农业部科教司一级巡视员刘艳研究员一起创建了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政策与实践研究院。宁波是个好城市,宁波大学是个好学校。5年来,我们团队发展很快,至今承担51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191篇高质量论文,培养了12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

二、我的三点感悟

1、感恩师长 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的时候,内心充满着感恩,前面提到的木匠师傅、邻居大伯、4 位中学老师、唐觉先生等等,不仅记忆犹新,而且日益加深。在这个过程中,我在思考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此题我姑且不做回答,希望同学们一起思考,共同找出一个答案,这可谓是互动,我们都会很开心的。这里我只想借用骆宾王诗句中的“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来表达自己的成长过程——在曲折中前进。三十多年来,我的前进始终有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前人鼓励。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此刻不拟一一罗列,而特别要提一下是省农业科学院的老院长陈传群教授,他给我写了很多的信。我在英国留学时,他不时送来关心和慰问之音;在我取得成绩和荣誉时,他把报纸上的相关报道剪下来,在边上标注提醒之类的评语寄给我;在我遇到挫折时,鼓励我不要灰心,要坚定信念,继续努力。正是他的这份关怀,让当年的我义无反顾地回国工作。大学里的戴维芳老师,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在我的留言簿里写的“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要牢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当时并没有往心里去,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觉得这句话很有哲理,回味无穷。你们在一流的中学读书,在同龄人中可以说是佼佼者,有资本可以骄傲,但如果真的骄傲了,那就会断送自己前途。

2、用心做事 感恩不是目的,目的是学习长辈们用心做事。怎么用心做事,对我们来说首要的是把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结合起来,参与、深入进去。这是我们科研工作者面对的金矿银矿,必须花精力去开采,乃至加工,增加产值和效益。我选择粮食作物病毒病作为研究对象,植物病毒是我感兴趣的,而粮食乃是国家战略物资,人类生命之动力源,谁也离不开它。把两者结合就有了作为,有了工作动力。其次是勤奋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我当年学习时把一本英文书都翻译出来,那不是为了出版,而是为了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要阅读好的高水平杂志中相关著述;多与高水平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每个人都应把本学科最棒的10个专家列出来,记在心中,作为交流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第三是善于应用前人经验进行自我创新。如果不了解前人积累的知识和信息,就等同于瞎子。我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科研上的突破,就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对相关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取得的。第四是刻苦认真,反复求证,精益求精。很多人做了不少的科研工作,可出来的东西往往是毛坯,不够精致,或经不起生产实践检验和重复印证。有的人甚至自以为工作已经完成了,但其实还只是个半成品,就急着包装报奖。做科研工作,应当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像一个画家画画那样,先构思,再勾勒造型,反复修改,精心着色,才能画出最具个性和特色的丹青。第五是沿着主线,长期坚持,力求完善,形成系统。30多年来我的科研项目都是循着一条线走下去的,不会只做一段,而且要捕捉灵感,抓住关键,留意细节,及时矫正研究方向,但不能投机取巧。第六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关注生产需求,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结合起来,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第就是要快乐工作。有一次是因为我连续在实验室工作,满脑子都是实验的事情,以至于回家路上把楼梯当成走廊,从三楼摔到二楼,两处骨折,还是乐呵呵的,因为我热爱科研工作、献身科学事业,才会有这等开心感。做科研、做学问就是要有这样投入和心境才能做出成绩。我现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只要一到实验室,心情就会好起来,觉得连植物都会对我微笑。第是善于合作,优势互补。我的合作伙伴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团队建设很重要,在团队中最重要的是成全团队成员的梦想。我把科研工作中的酸苦少给大家,多给大家甘甜,但年轻人也不能专吃甜的,不然会蛀掉牙齿,影响对食物消化吸收。年轻人要学会什么都能吃还要吃得有滋有味。

3、用情做人 我有一张骑着三轮车的照片,车里面放着的是几个热水瓶。这张照片曾被英国洛桑试验站1989年年报采用过,用以介绍我个人。照片的由来是,我刚来工作的时候,植物病毒学的6位老师每人每天早上拎一个热水瓶去食堂炉灶提水,下班时将空瓶带回家去,如此循环往复。我看到后动了心,就叫他们下班时把热水瓶放楼底下,第二天一早由我骑三轮车替他们去食堂打好开水。这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可为老师们提供了方便,赢得他们的欢迎和好感。单位有新的研究项目,需要年轻人,老师们首推的就是我。说这些的意思是大家平时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要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主动多做一些公共服务工作。偶而做一二次也许没感觉,做多了肯定会有正面的效应,非常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集体对个人的发展都会有巨大的促进推动作用。我平常除了关注大家的科研进展以外,也很关注大家的人品。希望同学们都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受人欢迎、受人尊重,做到放远眼光,用情做人。

做人要注重5个字,一是“智”即智慧,不是小聪明。智慧的人发展是可持续的,聪明的人发展是时段性的。智慧的人先想别人再想自己,至少能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有智慧的人,会有更多的人会为你着想。小聪明是智慧的敌人。二是“忍”。“忍”字上面是把刀,下面是颗心,刀插在心上很痛,要忍住痛,遇到委屈一定要忍住。三是“仁”,对别人要仁慈,要与人为善、真诚待人,成全别人。四是“勇”。不管男女都要勇敢,不能在困难面前退却,遇到挫折不能泄气。五是“诚”。要诚实,忠诚,对团队、对单位、对国家都要忠诚,忠诚靠坚守,要“百念守中”,要相守而不离,要循道而不二,容不得半点灵活机动和随机应变、投机取巧。这五个字都做到了,成功一定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做人还要高明、开明、精明。高明就是顺应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决策部署,做大事;开明就是善于和他人合作,人己得益,取得双赢;精明,是要你不要浪费时间,不要变成糊涂虫。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目标要永恒,要执着,不能随便改变。而实施目标要分阶段,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在实施过程中要懂得吸收和学习周边人的优点来推助自己。

智者、高人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不计利害,只问是非”。要纯真要坦然,不能为了某种利益把假的说成真的。要心静如水,依物随形,做到了做好了,就会达到无限光明之境地,各种荣誉和发展机会便会接踵而来。做人做事还要公平公正,更要有奉献精神,遇事要面对要正视,要乐观,不能绕道回避,不能消极应付;做事要执着,有激情有毅力有恒心有才干。

我还拟了一个做人做事的评分标准。标准第一条是身体好,有学识,有技能。在我的评分标准中符合这条的可得30分;第二条是要善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搞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其中很要紧的是与得志得势的人怎么相处,与失势失利的人又怎么相处?这是伦理问题,也很有学问,这条也占30分;第三条是意志坚定、能吃苦、耐寂寞,经得起委屈、挫折和打击,认准的事百折不回头,坚持做下去,符合这条可得40分。这三条标准俱备俱佳,那是百里挑一的优秀人才。 “人”字有各种写法,而一撇一捺则是恒定不变的,一捺是做人,把人做好了,做事的一撇才能支起来立起来。怎么个写法,那得看每个人了。

最后,祝同学们寒假快乐!

 

陈剑平

2023年1月15日写于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