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航海学会召开六届二次会员(理事)代表大会暨重点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 2019-12-27 访问次数: 字号:[ ] 信息来源:宁波市航海学会秘书处

2019年12月20日,宁波市航海学会六届二次会员(理事)代表大会暨重点学术讲座在宁波海曙天港禧悦酒店召开。省航海学会秘书长胡适军、市科协学会部杜晓华老师、市港航管理中心竺丽丽老师、市中小航运企业联合会会长陈明、市航海学会顾问褚敏、管雄文、陈杰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学会理事及会员单位会员代表近9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宁波市航海学会董军理事长主持。

大会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宁波市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鹤鸣代表理事会作了题为《科学创新促发展、齐心协力抓实效,为推进学会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学会2019年工作报告;副秘书长郑勇作了学会《2019年1-11月财务收支报告》;表彰了学会2019年度优秀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了学会2019年度优秀论文31篇;会上,还举行了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等会员单位授牌仪式。

第二部分,在市科协资助下,学会邀请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季永青教授作《人工智能给港航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学术讲座。

季永青教授从人工智能与5G、AI时代交通运输前景展望、AI给港航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三方面同与会领导、嘉宾、港航企业代表进行了学习交流。随着物联网技术、CPS技术、工业4.0、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突破,助推船舶行业技术进步。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了《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 》,明确提出初步建立智能船舶规范标准体系,突破航行态势智能感知、自动靠离泊等核心技术等,“保持我国智能船舶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7部门发布《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为智能航运未来30年发展指明方向。智能航运是传统航运要素与现代信息、通信、传感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的现代航运新业态,包括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保、智能航运服务和智能航运监管五方面基本要素。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强化智能船舶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

从航运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船长和船员管理船舶的职能逐步弱化,甚至消失;陆地航运服务功能逐步增多,对船舶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港航企业将会相互融合。智慧航运基于现有条件,加强“基础条件+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智能船舶+智能服务”重点,布局“智慧港口+智慧物流”产业,实现航运各方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提供协同创新和增值服务,重塑航运业态。 安环、效率、体验是永恒追求,智慧港口新内涵。物联网、AI、云平台等应用提升港口智能化管理运营,驱动港口的业务应用创新与科学决策管理。智慧港口:聚焦安全环保,提升运营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使能数字化转型 。

未来10年将进入智能交通时代,ICT人才缺口大。未来智能船舶和智慧航运关键问题∶打造智慧航运的领航者;航运产业现代化顶层设计;推进智慧航运的实践应用;提升船队整体智能化水平。转变观念相互融合,多元化培养航运人才。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加快智慧航运的步伐。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积极打造成航运强国。 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加快智慧港航建设,实现交通强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季永青教授的讲座,使大家认识到:尽管智慧航运困难重重,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港航企业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内在改革活力和创新发展动力,为助力智慧航运、智慧港口高质量发展,实现交通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宁波市航海学会秘书处 郑勇